
欢迎登录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官网!
中文版 / English

矿业项目
勘查项目名称 |
福建省光泽县黄溪铜矿普查 |
勘查面积 |
2.28平方公里 |
项目简介 |
|||
1、 矿区概况(位置、交通、自然环境) 工作区位于光泽县城北直距约32km的黄溪以南一带,行政隶属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桥湾村和官桥林场管辖。处于1∶5万山头关幅(G50E001014)南部,区内有公路通往光泽县城等地,交通较方便。 区内属低山地形,相对中部较高,海拔最高597.0m,最低360m,相对高差297m。水系发育,总体呈南东向流经儒茶溪,汇入富屯溪,地表水排泄通畅。区内基岩裸露少,浮土层厚,植被发育。区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温和潮湿气侯,一月平均气温6.0℃,七月平均气温27.8℃,年降水量1846mm,无霜期271天。当地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业,少量木竹加工业,经济条件较差。 |
|||
2、 矿区地质概况(所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 普查区位於闽西北隆起带西北部,光泽—武平北北东向断裂带北东端与浦城—光泽北东东向断裂带西南端交汇部位;构造单元为华夏地块武夷基底杂岩区之光泽-建宁中高级变质基底杂岩区(Ⅵ-3-1-1);成矿单元为武夷成矿带闽西北成矿区(Ⅲ1)之光泽-宁化Au、Cu、Pb、Zn多金属、萤石成矿亚带(Ⅳ11)。区内出露的地层有晚元古代下峰(岩)组(Pt3x)变质岩;侵入岩为志留纪酸性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侏罗纪中酸—酸性花岗岩;断裂构造发育,NEE向断裂斜贯全区,在断裂带及其两侧派生的断裂或裂隙是区内良好的导矿、储矿构造。 |
|||
3、 已开展工作 完成1:1万地质测量3.80KM2,1:5千地质测量2.25KM2,1:1万土壤测量3.80KM2,1:1万物探激电中梯剖面测量10.74KM,激电测深20个,槽探7476M3,钻探450.74M,化学样238件,土壤样931件,光、薄片70件。 |
|||
4、 矿体特征 目前区内发现有9个铜矿(化)体和1个银多金属矿化体,受北东东向或近东西向断裂、裂隙控制。区内铜铅锌矿(化)体,均分布在当地侵蚀基面之上,但由于岩石风化强烈,地表大多为褐铁矿化的氧化露头。各矿化体特征如下: Ⅰ号铜矿(化)体:位于矿区中北部,产于黑云斜长变粒岩破碎蚀变带内,受F8断裂次一级裂隙控制,地表有TC5、TC401探槽揭露,推测长650m,厚0.87~2.12m,品位:Cu 0.11%~0.42%。 Ⅱ号低品位铜矿体:局部为矿化体,位于矿区中西部,产于F1北东东向断裂中,围岩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地表有TC1、TC6探槽控制,推测长650m,厚0.64~0.98m,品位Cu 0.10%~0.26%。 Ⅲ号铜多金属矿化体:位于Ⅱ号铜矿化体南侧,产于同一北东东向断裂(F1)中,地表有TC1、TC6、TC301探槽控制,深部由ZK001控制。推测长350m,厚0.64~1.60m,品位:Cu0.10%,Pb0.17%-0.32%,Zn0.25%-1.10%。 Ⅳ号铜矿化体:位于矿区中部,受F2北东东向断裂控制。地表由TC4探槽单工程控制,推长380m,厚0.85m,品位:Cu 0.14%。 Ⅻ号低品位铜矿体:位于Ⅰ号低品位铜矿体北侧,产于黑云斜长变粒岩破碎蚀变带内,受F8断裂次一级裂隙控制,地表由TC401单工程控制,推测长300m,厚1.68m,品位:Cu 0.24%。 Ⅷ号低品位铜矿体:为隐伏矿体,产于黑云斜长变粒岩破碎蚀变带内,由ZK002单工程控制,边界未控制,厚大于0.64m,矿石品位Cu0.35%、Pb0.19%、Zn0.27%、Ag23.1g/t。 Ⅸ号低品位铜矿体:为隐伏矿体,产于黑云斜长变粒岩破碎蚀变带内,由ZK002单工程控制,边界未控制,厚大于1.53m,矿石品位Cu 0.35%。 Ⅹ号低品位银多金属矿体:为隐伏矿体,产于黑云斜长变粒岩破碎蚀变带内,由ZK002单工程控制,边界未控制,厚大于0.68m,矿石品位Ag55.1g/t、Pb0.49%、Zn 0.58%。 |
|||
5、 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品位) 矿石类型:(1)按容矿岩石类型划分:根据主要的蚀变矿物及不同容矿岩石类型划分为单一的黄铁矿化蚀变构造岩型;(2)按有用组分元素及组合划分:主要有黄铜矿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3)按矿石构造类型划分:主要有细脉-网脉状矿石、浸染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团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 矿石品位:Cu0.10-0.42%,Ag23.1—55.1g/t,Pb0.17%-0.49%,Zn 0.25%-1.10 |
|||
6、资源(储)量 |
|||
7、找矿前景分析 区内出露晚元古代下峰组变质岩和晚侏罗世园盘组、下渡组火山-沉积岩。本区火山岩出露区与江西省冷水坑银多金属矿田同属月凤山火山喷发区,并构成一完整的弧形火山盆地。区内有加里东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侵入岩分布且面积大,其中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等发育。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具有寻找与冷水坑、梨子坑等火山-斑岩型矿床的地质条件。 区内的地球化学异常(水系沉积物、土壤)分布范围广、规模大,不仅各元素重叠度高、套合好,而且浓集中心愈明显,尤其是铜异常表现更为特征。因此区内亦是寻找铜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根据1∶5万高精度磁测推断,普查区中东部的深部存在有中基性的隐伏岩体(磁性体),且倾向往南东倾。从成矿的专属性分析,此类岩体与铜矿关系密切,寻找斑岩型铜矿远景良好。 目前地表已发现的10个铜多金属矿(化)体,位于高精度磁测推断隐伏中基性岩体西侧的外接触带上,虽然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分析可能仅是该体在侵入定位时,部分岩浆及含矿热液呈小岩枝沿构造运移、沉淀,形成的脉状小矿体;有规模的矿体可能尚赋存于深部中基性岩体内、外接触带上。 尽管目前已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化)体品位低,厚度较小,延伸不长,但区内地质构造条件,侵入岩条件较好,各种异常等综合特征表明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目前区内多条矿(化)体边界未控制,继续补刻样后矿体厚度有望增大,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区内矿(化)体不管在走向还是倾向上均控制不足,多数矿体未进行深部验证。 综合以上信息,该区总体成矿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加大资金投入矿体规模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

联系地址
天津市 河西区
围堤道103号峰汇广场A座18层
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

扫一扫
关注我们

联系方式
手机:188 2211 2880 (同微信)
电话:022-2835 3963
E-mail:service@cmextj.com
Copyright 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 All Right Reserved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1599号 津ICP备:1236547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天津